时间:2025-04-09 14:39
现在医疗系统事业编制还有必要考吗?
你说你,这个问题不是问对人了吗~
不是我要显摆自己啊,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二本的应届毕业生,一次性上岸家门口的医疗编,还是很有发言权回答这个问题的~
该说不说,上岸后的日子真的很惬意,每天通勤就十分钟,心情都好了起来~
下面我就斗胆为好姐妹们分享一点自己的当时备考的经历和小经验吧,希望能对你们真的有用。上岸了记得分享给我啊~
一、前期准备阶段
咱们有句老话说的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首先我们要知道有关这个考试的基本信息,这样才能精准定位,因地制宜的制定备考计划。
(一)医疗编和事业编E类
首先我们要区分一下医疗编和事业编E类。
很多姐妹们搞不懂这俩有什么不一样,我当时在备考前也是一头雾水,为了让你们更清楚的区分,我从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说吧。
不同点:
从组织单位来说,事业编E类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一般由当地ZF或人社局牵头主办,考试时间也是室内或者省内统一的,一般分为事业单位联考和统考。而医疗编大部分都是各各市、县、区ZF根据医疗单位所需补充的编制岗位人数发布招聘公告的,然后由当地卫健委出题再统一考试,而且医学特招也属于医疗编。
从招聘岗位来说,事业编E类一般是公立医院、疾控、卫健委、药监局、乡镇医院、校医院等。医疗编招聘岗位则在社区服务中心、三甲医院、乡镇卫生院。
事业编E类考试科目为职测+综应E类;医疗编考试科目为医基+职测。
事业编E类联考在每年的3-5月份、8-10月份报名,5月、9-10月份考试;统考在每年的4-6月份、9-11月份报名,6月、10-11月份考试。
医疗编中三支一扶(支医岗)一般每年的6月左右考试;医学特招在7月中旬;医院单招是每月都有,但大多集中在每年的3-6月和9-11月。
共同点:
1、都是医疗编的一种招聘形式,考上之后都是直接入编的(三支一扶一般是服务期满后入编)
2、所属单位都是事业单位,入职后想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3、考试内容基本相同,医基考察的都是三理一剖和内外妇幼儿,职测就是言语、数量、资料、判断,岗位知识就是与岗位相关的内容
好像也就这么多了。
医疗编的各地市会自己组织考试,多关注你想去的医院发布信息,咱们把各大医院都考试一遍,说不定哪次就成功了,所以上岸机会还是挺大滴。
像河南的小伙伴们(因为我是河南的,所以了解的更相对更详细一点),不用参加联考,因为根本就没有,所以各大医院报名人数就有很大差别,因为有信息差,咱们就要多渠道关注这些信息。
在公告没出来之前,我们可以参考往年的公告,看看去年的考试时间和考试大纲,差别应该不会特别大,或者多关注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关的信息,比如小h书或者抖音,医编机构会为了招生会在上面发布很多往年的信息,包括进面分数、岗位人数等等,多看看总没有错。
二、备考时间
医疗编备考阶段,其实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需要你有计划、有节奏地去跑。这个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不一样。
(一)基础阶段
这个阶段大概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主要目的和任务是研读教材,把知识点摸清,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学完一章做一掌的题,学完一部分做一部分得体,却不学完之后,做一套真题,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不太行,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复习计划。在听课的时候,要做好笔记,该记的都记下来,别漏掉任何东西。像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这些重点学完之后可以做思维导图,更方便记忆。这个阶段的错题可以先不整理,除非是反复错的题目,方便我们知道薄弱点是什么。
(二)提升阶段
这个阶段准备时间大概是一个月。想要串联知识,为以后刷题打下坚固的基础,这个阶段一定要认真。
有时间的小伙伴可以进行二次听课,就是将网课倍速再听一遍,这个我深有体会,第二遍听课和第一遍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第一遍像是无头苍蝇一样,老师讲什么都一头雾水,而且讲了都能听懂,一做题就废;听第二遍就感觉再讲自己知道的东西,不用反复暂停记笔记了,同时听第二遍也可以知道自己哪一部分没学透,算是巩固了一遍知识,查漏补缺了。
(三)冲刺阶段
这时候离拿下考试就是临门一脚了,离考试大概就两周时间,主要任务就是大量刷题,反复刷题。遇到不懂的或者记不清楚的地方,就赶紧回去复习或者问老师。做错的题要认真分析,弄清楚为什么错,然后将错题都整理一起,一定不要懒。看完解析可能知道自己错的很愚蠢,感觉自己会了,但这都是假象,过一段时间再做还是会错,所以整理错题是非常有必要的,整理完之后也要隔几天就拿出来看看,不然也是白整理了。
要先刷真题再刷模拟题,按照考试的时间,每天两套,保持做题的感觉,记得留出涂卡的时间。刷题的时候要当成实战,如果写一会儿去上厕所或者歇一会儿,这都达不到实战的效果。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注册/登录获取更多内容
专业
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
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
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